北京霾害 天災人禍
馬良驥(紐約)
January 20, 2013 06:00 AM
2013年的一場「霧霾」污染席捲中國東部地區,其污染之重被報導為「駭人聽聞」。北京地區測得的污染指數高達世界衛生組織指導標準的36倍。而這一大範圍的霧霾污染仍在擴大中。
不但中國都市環境昏天黑地,而這一次席捲中國的霧霾,歷代都發生過,然過去的「霾害」多是大風捲起沙塵所致,不易成大災,而今「霾害」卻是工廠及人們生活不斷燃燒污染的產物,是人禍不是天災。
長期以來,中國各級官員都著重生產產值,不重視防治污染。2012年曾發生的山西長治苯胺污染事件。山西官員們先是瞞報,再是少報,並推諉責任,投資8億多元人民幣而建成的監測機構竟也失效,這是典型的人禍。中國大城市霾害這十幾年時常發生,這一次最為嚴重,官方提供大規模報導與數據,卻更證實官場腐敗加速環境污染。中國政治與經濟發展將因此次「霧霾」污染遭遇據點,實在不改不行了。
北京霾橙色預警信號繼續
發佈時間:2013年01月15日 08:59:32 瀏覽: 222人次 暫無評論
昨日,籠罩全國中東部地區的霧霾仍十分“頑固”。中央氣象臺繼續發佈霧霾黃色預警,預計昨日夜間到今天上午,京津冀等地仍將大霧瀰漫。
全國中東部地區霧霾天偏多
據央視報道,中央氣象臺檢測,昨日白天全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仍然出現了大範圍的霧霾天氣,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百米。環保部監測的120個重點城市中,仍然有67個處於污染水準,較前兩天有所緩解,但是濟南、石家莊、邯鄲、鄭州等地空氣污染指數仍然超過300的達標線。統計顯示,從今年1月1日以來,全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霧霾日數在1到5天,有些地區達到5至10天,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
受霧霾天氣影響,全國範圍內,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蘇等11個省市22條高速公路局部路段通行受阻。
從昨日淩晨開始,浙江蘭溪、嘉興局部地段能見度不足10米。浙江全省高速公路入口採取了封閉措施。
霧雪天氣導致山東全省三分之一高速公路癱瘓。截至昨日16時,濟南機場有96個航班取消,上萬名乘客滯留。
北京霾橙色預警信號繼續
昨日,北京市氣象臺繼續發佈霾橙色預警信號和大霧黃色預警信號。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昨日0時,全市各地區PM2.5濃度普遍在300微克/立方米以上,遠高於新國標規定的75微克/立方米。
截至昨日19時,市環保監測中心實時發佈的數據顯示,35個站點中已經沒有一處站點的空氣品質指數達到上限500,大部分站點的指數在200到300之間。雖然污染程度降低,但污染依然嚴重,品質指數超過300的為六級嚴重污染,高於200低於300的為重度污染。從昨日情況看,北京市依然普遍處於嚴重污染和重度污染之間。12個城區評價點中,依然有7處為六級嚴重污染、5處重度污染。
空污襲北京 首都變「首毒」
2013/01/15 08:38
口罩貴4倍 病患多8倍
2013年01月15日
霧霾鎖城
江蘇省蘇州市的摩天大樓,昨沉浸在一片霧霾之中。新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近日籠罩在嚴重污染空氣中的北京等地,至少要等到明天冷氣團南下,才可能舒緩。昨華北、江南等地為霧霾黃色預警,民眾持續搶購醫療用口罩,外賣和網購的生意大好。破表的空污害不少人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北京、濟南等地醫院人滿為患。昨有大批逃離霧霾的北京人湧入海南,一民眾稱「在北京相當於每天都在吸菸,到海南等於把菸戒了。」
繼北京前天發布最嚴重的橙色預警後,中國中央氣象台昨繼續發布霧霾黃色預警,華北平原、黃淮、華南北部等地區,仍出現能見度不到1000公尺的霧。山東昨為嚴重的橙色預警。網友調侃:「天空是黃的,交通是堵的,空氣是毒的。整個『黃堵毒』」、「厚德載霧、自強不吸」。還有北京網友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你站在天安門前,卻看不見毛主席。」霧霾黃色預警指1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於3000公尺的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擠爆醫院
空污致罹患呼吸系統疾病的兒童大增,浙江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昨人滿為患。 CFP
部分企業被迫停產
北京市環保局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昨稱,在沒有沙塵影響下,如此範圍廣、時間長、濃度高的污染狀況,「實屬罕見」。他指出此次北京重污染的原因包括污染物排放量大,尤其是燃煤、汽機車排放的廢氣等;且近期天氣擴散條件不佳,加上周邊污染的效應,都加重北京的空污程度。北京已有58家建材、化工等企業暫時停產,以切斷污染源;另有41家企業降低產量。但民眾仍抱怨,「首都」不僅變成「首堵」(全國堵車最嚴重城市),且是「首毒」。
搶買口罩
北京民眾昨到藥局搶購號稱能抵抗PM2.5污染物的「PM2.5口罩」。 中新社
N95 N99供不應求
初步統計,北京、石家莊等地醫院裡,呼吸內科、過敏原測試科等看診人數近日飆升7、8倍。北京藥房的N95、N99等醫用口罩銷量供不應求。淘寶網數據顯示,當初用來對抗SARS疫情的N95口罩,成交量增10倍。坊間還出現號稱專門對抗PM2.5(細懸浮微粒)的PM2.5口罩。這款口罩售價約130元台幣,比普通的貴4倍,但專家說,PM2.5口罩功效讓人質疑。昨北京上午的PM2.5數據為250。
中國民眾外出時都戴口罩,反映出空污嚴重程度。
狂叫外送員工埋怨
空污嚴重造成民眾生活大不便,叫外送、網購的頻率大增。有負責外送的員工抱怨,「這兩天這種天氣肯定誰都不願意出去送餐。雖然餐館給我們發了口罩,但肯定對身體不好啊!」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葉光芃醫師表示,在空污嚴重時應盡量避免出門,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老弱婦孺、糖尿病患與體質虛弱者都是空污的高敏感族群,如不得已必須出門,最好戴口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霾害預報、北京昨空氣品質指數
【報你知】PM2.5 易致肺癌
PM2.5細懸浮微粒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粒徑小於2.5微米的粒子,因非常細微,能穿透肺泡,隨血液循環全身,PM2.5指數如達一定濃度,可能會提高肺癌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我國環保署認定的PM2.5標準日均值是35(35μg/m3,每立方公尺35微克)。
霾(haze):懸浮於空氣中之塵埃與鹽類質點。其質點極其細微,肉眼無法辨識。霾在大氣中多呈乳白色,惟如對遠地明亮之背景,則呈黃色或橘紅色;如對較陰暗之背景,則顯示淡藍色,此乃霾質點所產生之光學效應所致,亦即光線被霾質點散射之緣故。霾與靄(mist)不同,靄之水質點太大,無法產生各種光譜波長所顯示之差異散射,所造成之顏色變化,僅限於灰色一種而已。由於霾是一種非吸水性之固體質點,故其相對溫度較低,大約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下,高於此標準,則出現機率不高,此又與靄有別。霾(haze) 在氣象上是指懸浮於空氣中之塵埃或鹽類等非吸水性固體微粒,由於其質點極為細微,致肉眼無法辨識。霾在大氣中多呈乳白色,惟對遠地明亮之背景,則成黃色或橘紅色;反之,對較陰暗之背景,則顯示淡藍色,此乃霾質點所產生之光學效應所致,亦即光線被霾質點散射之緣故。霾是氣象觀測作業中的一種大氣現象,稱為塵象,會造成視障,直接影響水平能見度。目前世界氣象組織並未對霾的濃度加以分類。
霾(haze) 在氣象上是指懸浮於空氣中之塵埃或鹽類等非吸水性固體微粒,由於其質點極為細微,致肉眼無法辨識。霾在大氣中多呈乳白色,惟對遠地明亮之背景,則成黃色或橘紅色;反之,對較陰暗之背景,則顯示淡藍色,此乃霾質點所產生之光學效應所致,亦即光線被霾質點散射之緣故。霾是氣象觀測作業中的一種大氣現象,稱為塵象,會造成視障,直接影響水平能見度。目前世界氣象組織並未對霾的濃度加以分類。煙 (smoke) 是指物質燃燒後產生固狀微細顆粒,懸浮在空氣中的現象,也是氣象觀測作業中塵象的一種。煙也會直接影響水平能見度,造成視障,有時受到陽光的散射而呈黃綠色,而當煙與霧(fog) 混合成煙霧(smog) 時,則呈灰色或黃色。今 (86)年九至十月間印尼發生森林大火,產生了大量的濃煙,並隨著氣流擴散,迫使馬來西亞等東南亞鄰近國家,因能見度不佳,嚴重影響飛航安全而關閉機場,使交通運輸受到極大的影響;同時煙霾也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空氣中懸浮的大量煙塵及有害物質更危害了人體的健康,迫使許多活動也因而停止。對於這些因煙霾所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災害,統稱為「霾害」。
霾鎖北京 準總理說難迅速解決
路透社 – 2013年1月16日 上午12:26
(路透北京15日電)北京連日來霾害籠罩,中國大陸國務院準總理李克強對防制有毒空氣汙染的呼籲發表意見,但並未提出太多具體做法,僅表示沒有迅速解決之道。
現任副總理李克強這席評論,象徵中共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首度有人對北京本週創史上最嚴重空汙發言。李克強預計3月將在人大會議上接下總理一職。
擁有2000萬人口的北京空氣品質今天稍稍改善,但有害空氣引發部分民眾罵聲連連,向來順從當局的官方媒體也開砲,批評政府毫無作為。
空汙指數創紀錄3天後,國營電台今天引述李克強的話報導:「這個問題並非一朝一夕造成。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但是我們必須有所作為。」
李克強說:「一方面要加大環保執法力度與官方任務,另一方面要提醒公眾加強自我防護。這件事需要樹立全民意識,需要全民參與,共同行動,共同治理。」中央社(翻譯)
陸霾害籠罩 專家疾呼全面改革
(法新社北京15日電) 北京近日霾害嚴重,雖然中國大陸過去也曾處理過這等嚴重空汙,但專家表示,若想避免本週簡直讓北京窒息的空汙再度發生,中國必須全面檢視仰賴高汙染燃煤與汽車撐起的經濟。
中國大陸北部大片地區近日空氣品質拉警報,民眾紛採緊急應變措施,學童儘量待在室內,工廠暫時關閉,就連政府公務車也停駛。
專家呼籲政府對中國飛速工業化帶來的後果及經濟起飛後中產階級的花費習性,採取更果斷行動。
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先前曾表示,政府將盡一切努力,「讓人民過更好的生活,並創造更美好的環境」。
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衛生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John Cai)教授說,中國可能因全面改革面臨「短期經濟損失」,但政府應將眼光放遠。
汽車數量增加是推動大陸經濟的重要關鍵,同時也是財富增加的象徵。
不過北京現有500萬車輛,再加上每月新增2萬輛車上路,蔡江南說,解決這個問題至關重要,政府必須對車主每部車強制重課牌照費,以降低廢氣排放。
燃煤使用則是更棘手問題。雖然當局鼓勵家戶改成中央暖氣系統,大陸多數地區仍靠煤發電,這種燃料撐起大陸經濟飛速發展。
世界煤炭協會(World Coal Association)表示,中國高達79%電力是倚賴煤發電。專家則說,中國多採用低級「髒煤」,而非多數西方市場偏好的「潔淨」煤。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氣候與能源倡議人士周嶸說:「北京已採取緊急措施因應當前汙染,但長期而言,我們需擴大降低燃煤使用,以改善空氣品質。」(譯者:中央社蔡佳伶)
※【霾害解決方案】
項 內 容 特 性
1 負離子氣化工程 物理性 化學性
2 區域性人造雨工程 化學性
3 湖泊淨化工程 物理性
4 環境綠化工程 物理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